在所有胆结石患者当中,大部分(约50%-70%)均为无症状结石,即患者在较长时间里,都不会表现出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或放射到背部的上腹部疼痛等明显症状,往往只能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发现的结石。
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虽然结石本身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但对患者胆囊组织造成长期而持续的刺激,不仅会对胆囊功能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严重的还可能诱发胆囊癌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胆结石患者无论是否表现出明显症状,都应及时接受专业治疗。
胆结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医学上对胆结石的成因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根据胆结石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将其分为遗传期、生理生化期、物理期、症状期、并发症期等阶段。
在这其中,所谓遗传期,是指先天性肝脏胆汁酸、胆固醇或脂类代谢异常;所谓生理生化期,则是指患者胆囊内出现了致石性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受医疗技术所限,我们现在还缺乏对胆结石遗传期、生理生化期进行有效干预的手段,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在进入物理期,即无症状结石期之后,才被诊断发现。而且我们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对某个具体的患者,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明显症状,或由于胆结石引发其他并发症进行准确预测,而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及其他并发症,导致胆囊组织及功能受损,就只能被迫切除胆囊。
切胆逻辑的错误一、胆囊可有可无或短期存在没有价值显然是错误的,人类经数万年的进化没有将胆囊“革命”,自然说明其存在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胆囊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具有浓缩、收缩和调节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外,还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免疫功能器官。
二、胆囊非切不可只要当怀疑胆囊癌变或已经癌变、胆囊失去功能、发生并发症等情况下才成立,因此大多数胆囊结石并非必须切除胆囊。
三、切除胆囊是绝对安全的胆囊切除并非绝对安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胆总管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达1%。年Morgensten等报道,剖腹胆囊切除的死亡率为1.8%,全为年龄大于66岁的病人。当必须作胆总管切开时,死亡率增加3倍。腹腔镜胆囊切除情形也相似。
四、胆囊结石取出后必然复发取石后结石复发并非必然。事实证明,采用中药保守治疗胆结石可以改变体内易形成结石的环境,防止结石再次复发。
毫无疑问,盲目切除胆囊是极端错误的观点,即便把人看作机器,把胆囊看成一个部件,如果出问题了,也应该修复它,尽管不能换一个,也不应该一切了之。事实证明,胆囊切除手术后可以发生众多问题,如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液返流、胃食管返流、结肠癌发生率增加、胆总管扩张和结石发生率增加、胆总管损伤及胆囊术后综合症等。
保胆OR切胆究竟怎么办?
得了胆结石究竟应该“切胆”还是“保胆”,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在于,胆结石的症状和并发症都是由结石引起的只要消灭结石,就能达到目的,无需连胆囊一起切除。尤其是对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来说,胆囊保留价值大。
保胆的目的是保全胆囊的功能,让胆囊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服务,那么保胆的原则就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因此,对于胆囊有保留价值、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无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保胆意愿强烈的胆结石患者,都应尽量选择“保守治疗”;而对于胆囊已经失去功能的患者,则应及时切除胆囊。总而言之,保守治疗的原则就在于: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前提,该保则保,该切则切。
相关阅读
66岁大妈腹痛胃痛三年竟是94粒胆囊结石“作祟”
胆结石与胆囊炎的常见问题一览表。
致胆结石患者:这5种情况,稍不注意都要命!
胆囊结石患者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患有胆结石却无疼痛感,体检查出后如何处理?
如果您在胆结石方面有健康疑问,百姓健康很乐意做您的健康顾问,为您免费提供有关治疗或护理方面的合理建议。
直接点击下方蓝字体进行在线咨询!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