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中秋了,各式各样,各种口味的月饼成了桌上的主角。月饼好吃,可是一不注意也能让旧病复发!
据《长沙晚报》报道,一个身体健硕的年轻小伙就因为吃了个月饼,被家人用担医院,甚至无力和医生交流。原来小伙子患有慢性胆囊结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发炎肿大的胆囊被切除,小伙子才转危为安。
类似的的事并不鲜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教授对去年的一个病人还记忆犹新:患者50多岁,中秋节过后,因视物模糊、全身乏力、多尿等症状来看病。一查,空腹血糖高到了20多,是正常值三四倍。仔细一问,原来是怕月饼过期浪费了,每天都在吃月饼。
所以啊,这月饼是真不是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谁想吃就能吃的!吃粽子的规矩,咱们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了解了解!
规矩一
五类人尽量少吃月饼
民间有“一口月饼半斤油”的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月饼高油高糖,这是不争的事实。西安营养学会曾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测量结果显示,50g蛋黄月饼含油脂14g,家里一般的油勺是5g左右的量,也就是说吃一个月饼,就等于喝掉三勺油。月饼油脂这么高,五类人要尤其小心。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肥胖人群
宜少吃月饼,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吃咸味月饼,如榨菜鲜肉月饼。胆固醇偏高者,尽量不要吃蛋黄月饼。肥胖或超重者,要少吃豆沙、枣泥等太甜的月饼。
糖尿病患者
最好忌食月饼,市面上的无糖月饼不等于无糖,包括水果、蔬菜馅的素食月饼,只要外皮含有淀粉,这些碳水化合物就可能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小心。
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者
若吃多了会使胃酸大量分泌,进一步损伤已经被破坏的黏膜,有可能造成胃肠出血;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吃太多月饼,易引起胆囊收缩,使胆汁排出发生障碍,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疼痛,胆结石病人食用过多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为剧烈腹痛,若不及时就诊或可危及生命。
久病初愈患者
身体正处于康复阶段,消化功能仍然较弱,吃月饼时,应以品尝为主,切忌过食。
规矩二
按年龄、性别选馅料
孩子可以吃蛋黄馅的,因为蛋黄中所含的维生素B族和丰富的卵磷脂等,是少年儿童大脑和身体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
女士可以选枣泥馅的,俗话说,“一天吃三枣,女人不怕老”;
男士们吃点五仁馅的挺合适,这五仁是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男士平时一般零食吃得少,正应该多补充点各式坚果;
中老年朋友可以选黑芝麻馅的,黑芝麻中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以滋补肝肾、延缓衰老。
规矩三
清茶配月饼,解腻好消化
月饼或甜或腻,那配月饼最好的搭档就非茶汤莫属了,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下面就介绍一款餐桌之上的汤和茶,大家趁着端午还没到,快去准备材料吧~
甜月饼:枣泥、豆沙、莲蓉
推荐:薄荷茶、绿茶
甜月饼要喝助消化的茶。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薄荷的清凉还能一扫口中的甜腻。
油月饼:蛋黄、肉类、五仁
推荐: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
油腻的月饼适合重口味的茶,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吃蛋黄月饼容易上火,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
清淡月饼:抹茶、山药、酸奶
推荐:玫瑰花茶、抹茶
清淡月饼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能品出淡淡的甜味。玫瑰花茶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抹茶的儿茶素则具有抗老的效果,两者都适合重视健康的养生族。
规矩四
各种噱头别轻信
无糖月饼,根本不存在
糖的种类很广,除了平时吃的糖果、白糖是糖,面粉、米饭、淀粉、土豆等等这些食物里也都含有非常多的糖。而月饼主要是由面皮和各种馅料做的,即便不在里面加那些吃着就很甜的糖,还有那些吃起来不甜的糖。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与其选择高价的“无糖月饼”,还不如少吃两口月饼,省钱、解馋,还不升血糖。
保健月饼,不保健
有一些商家声称自己的月饼中使用了燕窝、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有保健作用,但这些月饼并不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
这些食品本身的营养不可否定,但是添加在月饼中的原料通常非常少。所以说,要想保健养身体,还是直接吃那些货真价实的食物更直接~
网红手工月饼存隐患
随着微商的兴起,自制网红月饼在朋友圈备受追捧。其实,这些月饼并不一定是专业糕点师所做,很多制作者只是兼职或者是烘焙爱好者。自制月饼宣称的“无添加”也只是噱头。
而且网红月饼没有食品部门的监管,可能存在很多隐患,比如细菌超标、原料不合格等。
吃月饼的规矩,大家都记住了吗?
看完也快发给群友们和朋友圈里,给朋友们也提个醒吧~
觉得不错底部点赞支持小编吧人间最美是金秋,
中秋送你一堆“秋”
开心快乐乐悠悠:
吉祥如意各有千“秋”
成功顺利万代千“秋”
幸福生活岁岁春“秋”
永远没有多事之“秋”
收到这么好的中秋祝福
一定要把幸福传递下去啊!
文末福利
药膳大全节气养生人体疾病地图珍贵好文天然药方体检报告解读秋冬必看千金好文养生视频大全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csjkzj-)”编校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秘籍↓↓
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