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映出幸福年

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m.39.net/pf/bdfyy/

红灯笼映出幸福年

春节临近,火红的灯笼又开始俏销。一簇簇、一盏盏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红红火火,而对于上党区西池乡沙峪村的村民来说,红灯笼除了喜庆之外还多了份增收的踏实。1月7日,上党区西池乡沙峪村满堂红灯笼厂车间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工人们正忙着制作,缝红布、穿骨架、烫印花、粘金饰、安穗子……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灯笼厂门口,沙峪村满堂红灯笼厂负责人王建丽正指挥着工人把灯笼装在运输车上,一个个红灯笼将从这里发往上党区各企业及周边市区,将喜庆和祝福送入千家万户。

村民在车间精心扎制大红灯笼。

春节前一个月是沙峪村最忙碌的日子,王建丽高兴地说:“没想到订单这么火,为了赶制这些灯笼,20多名工人每天加班加点,要赶在春节前把8万个红灯笼全部完工。”说起沙峪村红灯笼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得不提及西池乡挂职副乡长、沙峪村“第一书记”王力,正是他独到的眼光和执着的精神,才让村里的灯笼产业发展如此之快。沙峪村位于上党区东南山区,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为主,村里有余人,其中贫困户79人,村民收入不高。如何打破村民靠天吃饭的困境,增加他们的收入?在一次外出学习时,看着满街挂着的红灯笼,“脑子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这或许就是一条致富的门路。”王力说。此后,他多次外出考察,了解市场前景和收入,学习做灯笼的工艺程序。年,沙峪村组建成立灯笼厂,并将该厂作为西池乡重点扶贫产业项目,产品销往周边各市区。“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留下的只有弱劳动力。灯笼厂的建立,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配置,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打通了村民就业‘最后一公里’。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农民增收的扶贫新路子。”王力说。如今,灯笼厂由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平方米的规范化灯笼厂,年生产近8万只灯笼,销售额达到万元。“做梦也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正在穿灯笼骨架的村民项丽笑呵呵地说,“以前冬闲,没有一分钱收入。现在好了,上了班,活儿还轻松,离家也近,一个月还有元收入,花钱也有了底气。”装模、绕钢丝、刷胶、贴纸、下模封口……灯笼制作工艺虽然繁琐,但技术易于掌握,村民们都乐于接受。“大家都说,现在做灯笼不仅要快,而且更要看质量,只有用心先把产品做好了,厂子的发展才会更好,大家的生活才会更好。”王建丽说道。随着订单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原本贫困的村民也因为灯笼产业的不断壮大越过越好,为了将收益更好地服务于村民,王建丽说:“我们将一部分收益用作工厂流动资金,其余的将全部用于扶贫工作,为村里6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发放生活必需品,为贫困学生提供基本生活费,为部分特困户提供基本生活费。”产业有了、销路有了、收入有了,一个个红灯笼,照亮了小村的蝶变之路。村民们感叹,大红灯笼越做越美,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记者:桂滨靳晓姝

摄影:靳晓姝

编辑:梁家秀

监制:陈建波张宏琰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ichina.net/djss/98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