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的形成胆汁里有很多东西一般情况下呈溶解状态,就像糖或者食盐溶解在水里一样,如果浓度太高,有一部分就会形成结晶,然后进一步长大,变成团块,停留或者堵塞在胆道系统,影响胆汁的流动,就形成了结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胆结石由于组成的成分不同,形成的部位和生长的时间不一样,其外观和结构也千姿百态,大的像鸡蛋,小的像泥沙,美丽的如彩珠。中医讲述胆结石封大夫讲述,胆结石的形成与肝胆相关。胆依附于肝,胆与肝气的疏泄、脾胃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有排泄浊物功能。由于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积湿成痰,痰浊内生,阻碍气机,气机郁滞致胆汁疏泄失常,郁久化热,痰湿与热互结,蕴结日久而成胆结石。若凡胆结石直径小于1.4厘米,患者可选择针灸疗法排石。耳穴压豆法:用王不留行药籽贴压在耳朵上的胆、肝、三焦等穴,每天按压数次,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胆囊收缩,有利胆排石、消炎止痛之功效。针刺疗法: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丘墟穴,直刺1.5寸,强捻转重刺激,留针30分钟,对急、慢性胆囊炎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隔日治疗一次,有助改善胆囊功能、促进排石。此外应注意,应按时合理早餐,规律三餐,多进食高纤维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不合理的快速减肥,适当增加运动。不吃早餐,胆结石作伴
很多女性怕自己长胖,不吃或少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易得胆结石。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胆汁胆酸的含量随之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长期这样,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使胆固醇在胆囊中沉积,形成结晶,促使胆结石形成。
清晨7:00—9:00是辰时,属于胃经当令。吃下早饭,让食物在胃中收纳腐热。下一个时辰为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脾主运化,会将谷物精微,把有营养的物质输送到全身。如果不吃早饭,脾胃就会空运转,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就会“消化”胃粘膜层,长期以往,细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遭到破坏,除了易得胆结石,也会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溃疡等消化疾病。
(以上图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酬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