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千米山峰马麻嶂,海拔米,属于滑石山脉,位于翁源县仙鹤镇与始兴县隘子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0145"E,24°3102"N,它南距九仙嶂7.9公里,西北距离隘子中学14.1公里。
此处海拔约米这里好像是翁源县仙鹤镇(年并入江尾镇)的鹤仔林场,7点55分从仙鹤圩徒步到达这里,路程大约有4.3公里路。
过了鹤仔林场,可以远望到铁石径和马麻嶂,铁石径左边的千米山头有三姐妹峰、铜鼓栋和九仙嶂,右边则是我今天的目标马麻嶂。
跟着机耕路走,路边的牌子显示上游是坝仔镇丹竹坑饮用水源保护区。
在跨过一条小溪后,机耕路上的芒草开始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
9点18分到达小庙走了约80分钟,过了一个岔路口在海拔米看到有一个还没荒废的小庙。
离开小庙跟着一条小山径走,在跨过溪流后接上了一段古道,古道的左边就是溪流,水流量还算充沛。
看了地图显示我已经走入了峡谷之中,古道位于溪流的右边山坡上,而我需要从峡谷中爬上山脊才能登顶这座马麻嶂。
古道下行要趟过这处溪流,这里地方空旷可以在溪流边休息。
跟着路迹明显的古道走,可以看到路边的梯田和不少大树。
跟着这条古道走,古道或左或右一直未能离开溪流,这处溪流上面还有瀑布。
跟着古道小山径爬坡,海拔已经上升到了米。
山中的烧炭古道小山径左手边的水源,这里海拔米,这是登顶前的最后一处水源了。
古道边的窑洞,这条古道想必就是在马麻嶂山谷中烧炭的工人走出来的。
干枯的山沟离开峡谷爬坡上山脊,树林遍布着中横七竖八的枯树,爬这座山我是下载到年的一条登顶轨迹(这座山公开出来的轨迹屈指可数),走到这里已经无法再跟着旧轨迹走了。
这些倒塌的树枝浪费了我不少时间,如果现在还有人在山上烧炭,那这些树枝就不会存在了。
跟着山脊往上爬,在山脊树林空旷处疑似发现一座古墓。
回头望走过的峡谷,下面的那段树林路,如果没有轨迹或者没有一定户外经验,可能很容易迷路。
跟着山脊向上爬,很快将接上马麻嶂的主山脊。
11点13分,接上海拔米处的主山脊轨迹路网,再往山顶方向走有隐隐约约的小路。
走这条路线上马麻嶂,一路上没看到任何路标,地上的垃圾也跟少。
望山顶方向,跟着主山脊爬上去前面的山头就是马麻嶂的山顶海拔最高点了。
接近山顶的这段主山脊小树林有点密,路迹很模糊,路上发现有一年内的食品塑料包装袋垃圾。
马麻嶂的山顶11点39分,终于登顶这座荒无人烟的马麻嶂,远处是九仙嶂方向。高德地图上标注的马麻嶂位置是准确的,马麻嶂海拔并不算高,但我登顶却用了将近4个小时(从鹤仔林场房子位置算起)。
望向西北方向是始兴县隘子镇,在山顶西北约3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石坪村,看了轨迹路网也可以登顶马麻嶂。
马麻嶂山顶是茅草顶,山顶四周的小树遮挡了我的视线,要像看到远处的风景得爬上这棵树才行。
爬到小树上望南面海拔米九仙嶂,在九仙嶂和马麻嶂之间还有几座海拔超过米的山头,各种地图上都没看到标注有名字,但从网上了解到有铜鼓栋和三姐妹峰两座鲜为人知的千米山。
下面是我登顶之路走过的峡谷,山脚下是鹤仔林场和鹤仔村,附近还有翁源县兰花产业园。
山顶有一面很旧的红旗,我把它从草丛中捡起来挂在显眼位置拍照。图片左边是始兴县隘子镇石坪村,如果从石坪村上马麻嶂,得经过一座海拔比马麻嶂还高大约二十米的千米山头,可惜是一座无名峰,否则我就可以一日双登下山往隘子镇石坪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