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发作起来让人疼痛难忍,而且还总是在晚上出来“捣乱”,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医院肝胆结石科主任李小攀来为你带来专业解答!
01现象:夜间胆绞痛患者增多近日,医院夜间接诊的胆结石患者逐渐增多。刘女士就是其中一位胆囊结石患者,她说自己当晚就吃了一顿火锅而已,结果没想到夜里腹部一阵痛感袭来,把她折腾的要命。
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刘女士来到医院就医,经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好在经对症消炎后,刘女士符合保胆指征,医院肝胆结石科主任李小攀医师团队施行的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成功保胆取石。
除了刘女士,还有多位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患者,如在医院肝胆结石科住院的李大妈和郭先生。此外,临床医师透露住院患者中约八成患者曾有过夜间出现胆绞痛的经历。
小贴士:胆绞痛症状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季肋区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多位于上中腹或右上腹,开始时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疼痛可持续不断,也可自然减轻;患者常坐卧不安、弯腰、翻滚,紧压腹部;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疼痛时常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肌紧张、墨菲征(胆囊触痛征)阳性、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02原因:饮食与生理均有影响医院肝胆结石科主任李小攀表示:临床数据显示,胆绞痛的发作确实大多出现在夜间。其中,胆绞痛主要与饮食习惯存在一定关系。
李小攀说,现在正处冬季,为了御寒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的油脂补充身体不断散失的热量,以此抵御寒冷带来的不适。而油脂摄入量增大,就会刺激胆囊收缩更为剧烈,以排出更多胆汁参加到消化过程当中。但对胆结石病人来说,胆囊剧烈收缩的同时,就可能会造成胆囊内结石出现位移,在胆囊管或胆管内形成梗阻,从而引发胆绞痛。
“像刘女士那样吃火锅来御寒,尤其是重口味的麻辣火锅,大量辣椒素的摄入会引发胃酸分泌的增加,也可能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除了饮食因素的影响,李小攀主任说胆绞痛的出现与人体的生理构造与规律有重要关系。
胆囊的形状像一个鸭梨,底大颈小,人体呈站立或端坐姿势时,胆囊底在下,颈朝上,胆囊结石沉于胆囊底部或漂浮于胆汁中,不易嵌顿。
当病人仰卧睡下,尤其是左侧卧位时,胆囊底便朝上,胆囊里的结石由于重力关系,容易滚到胆囊颈部,并嵌顿于狭窄的胆囊颈部,影响胆囊排出胆汁。胆囊为了排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这时,病人就会感到一阵一阵的胆绞痛。
另外,胆囊和胆总管是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的。交感和迷走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交感神经使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减弱,迷走神经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夜间,特别是入睡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逐渐增强,达到一天的顶峰,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弱,因此胆囊平滑肌剧烈收缩也会引发疼痛。
03应对:及时对症就诊很重要胆绞痛只是一种临床症状,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胆绞痛主要是出现在胆囊炎的患者。胆绞痛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缓解:
1.一般治疗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过度疲劳及不良情绪刺激等。日常入睡取侧卧位,若在夜间发生胆绞痛,应立即改为侧卧位或坐位,有利于缓解胆绞痛。若疼痛始终不缓解,则应及时就诊。
2.药物治疗临床用于缓解胆绞痛的药物有阿托品、间苯三酚、山莨菪碱、曲马多等,不宜使用吗啡。(具体病情以医生诊断为准)
3.手术治疗胆绞痛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04预防:取出结石才是根本虽然经药物对症之后后,痛感可缓解,但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可高枕无忧。胆绞痛是由于结石梗阻引发的,因此预防出现胆绞痛的根本就是要让结石离开梗阻位置,最好是离开患者体内。
目前,取出胆囊结石同时又可保留胆囊的技术主要是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和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术。其中,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升级,开创了无疤痕保胆取石新时代。此两项技术已在医院成熟开展。
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术:采用德国GIMMI全套先进设备,对医生的临床经验、技能要求非常严格。手术只需在患者肚脐处建立一个微通道,采用单孔多通道特殊器材支撑起腹壁,利用内镜取出结石并保留胆囊。
由于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术仅需建立一个微通道,因此在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降低了临床感染率,保证了手术安全性,术后病人痛感降低,更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微切口恢复后与肚脐皱褶天然合一,拆线后患者体表完全看不到疤痕,是年老、体弱、爱美、高要求胆石症患者的首选。
TNEEND
(今日内容已完结,欢迎留言或点击“阅读原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