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切还是不切

得了胆囊结石手术还是不手术,术后会不会引起消化不良?会不会患大肠癌?我们跟小明同学一起去听听医生怎么说......

最近有点不好....

怎么了?

因为医院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医生说要手术!

那就听医生的手术呗!

但是我听说胆囊有很多功能,我怕切除后会影响身体,而且听说还会患肠癌呢!

是吗?.....,那我带你去咨询下我的医生朋友吧。

医生您好,我B超检查提示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因为腹痛反复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外科医生让我手术治疗,我怕呀!......

Joyce

资深主治医师

嗯,看过你的超声报告了,像你这样右上腹痛反复频繁发作,通过饮食控制,及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我们主张手术治疗的。

胆囊结石到底怎么形成的呢?

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西方饮食和遗传素质。美国,20%超过65岁的人患有胆石病,但大多数无症状。每一年,大约超过50万的人作外科手术取石,其中大多数因为出现症状而行手术。

多数胆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尽管部分是由钙盐构成。胆汁含有大量胆固醇,通常状态下以液体形式存在,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时,胆固醇成为不溶性的,由胆汁中析出沉淀成石。

我听说胆囊很重要,那它都有哪些功能呢?

既然,你提到胆囊的作用,那我就先给你简单讲讲吧。

第一: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肝的胆囊窝内),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作用[1]。

第二: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胆囊和胆道系统

(1)储存胆汁: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仓库”。同时又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2]。

(2)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3)分泌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4)排空:进食3~5min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一般讲,进食脂肪半小时,胆囊即可排空。

Oh,天哪!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进食后,胆囊发生收缩,使储藏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么,我切除胆囊后会不会影响我的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呢?

其实,这种忧虑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胆囊并不是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脏器,不少高等动物,如马、鹿、象、鲸等,天生就没有胆囊,他们的生活与一些有胆囊的动物没有很大区别。有少数人,由于胆囊的胚胎发育异常,生下来就没有胆囊,但他们照样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做了胆囊切除术,病人原来的症状随即消失,虽然失去了胆囊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但对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并无较大影响。

哦!这些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许多科学实验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差别不大。胆固醇结石的病人在切除胆囊后,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会慢慢增加,这样就能使手术前的过饱和胆汁逐步变成正常胆汁。因此,只要在切除胆囊时已将胆管结石完全取出,胆固醇结石就不会再复发。所以,胆囊切除后,对身体健康和消化吸收不会带来不利影响,没有必要担心顾虑。

那胆囊切除后,我是不是就不能吃荤菜了?!

胆囊切除后,胆管壁会增厚,胆管的粘液腺会增多,胆管经常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补偿因失去胆囊储存浓缩胆汁功能,同时也不致于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手术后不必忌食荤油。如果人体摄入脂肪过少,对身体并无益处,反而对人体健康不利。当然,手术后身体的恢复及补偿功能的建立要有一个过程,动物脂肪和鸡蛋的摄入量不宜太多,食物中脂肪含量也应逐渐增加,使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

我还听说胆囊切除后容易患肠癌,是真的吗?

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胆汁中的胆汁酸在肝肠循环加快,次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生成增加,它们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因而大肠癌的发病率会增加。

那我到底要不要切除胆囊呢?

胆囊切除后,虽然大肠癌的发病率会增加,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的,根据你现在的情况,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腹痛长期反复发作,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最好还是手术切除。参考资料

1.尹保国.人体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

2.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期编辑:侯兵

责任主编:侯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ichina.net/djzx/78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