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RaisetheRedLantern
“点灯、灭灯、封灯,我真的无所谓。我就是不明白,在这院里,人算个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大红灯笼高高挂》
01影片介绍《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孔琳、金淑媛等主演。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随后,获得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外语片,成为第一部获得该奖的中国电影。年,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意气风发的女大学颂莲作为四姨太入驻象征封建牢笼的陈府,在陈府中与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逐渐被封建礼教腐蚀,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的悲惨故事。全片贯穿张艺谋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算计,暗斗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女主人公颂莲是作品的核心人物,本来受过教育的她,在陈府这样一个阴森恐怖、勾心斗角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能有一席之地,个性逐渐扭曲和变形。
02故事情节民国时期,一个城镇里有一座城堡般的陈府。有钱的陈佐千已经有了妻子余茹、二姨太卓云和三姨太梅珊。19岁的女大学生颂莲由于家道中落,被迫辍学嫁给陈辅,她成为了老爷的四阿姨太。
陈府的规矩,当陈老爷要到哪房姨太处过夜,该姨太房门前就会高高挂起一个大红灯笼;但若犯了错事得罪老爷,就会被“封灯”,用黑布套包上红灯笼高高挂起,以示不再被受恩宠。
年轻漂亮颂莲一入陈府便卷入几房太太懂得明争暗斗中,梦想成妾的丫鬟雁儿也对她充满敌意。逐渐失宠的颂莲为夺势,假装怀孕,使自己门前挂起了日夜不熄的“长明灯”。但雁儿为她洗衣服时发现月事的血迹,知道了其没有怀孕的真相,并将此事密告给二姨太卓云,颂莲被“封灯”,院子的长明灯灭了也就代表她失了宠。
在雁儿告密之前,颂莲就发现雁儿私藏旧灯笼,原本打算保守秘密,但后来她发觉是雁儿告密後,便将此事揭发出来。雁儿跪在雪地上却始终不肯认错,最终死去。
雁儿的死令颂莲精神恍惚、日渐消沉,经常借酒浇愁。一次酒醉后,她无意中说破了三姨太梅珊与高医生私通的秘密。梅珊于是被吊死在陈府角楼小屋中。颂莲精神崩溃,成了疯子。
次年春天,陈府又迎来了第五房姨太太,已经疯了的颂莲穿着女学生装在陈府游荡。这五房无疑是又一个颂莲。
03影片解析在影片中张艺谋把形式美学推向极致,火红的大灯笼本是节日的象征,但在女人眼里却是显得那么的刺眼。红色预示着女人不幸的开始,一个命运将被封建主宰的征兆。全片以红色为主色调:红灯笼、红衣裳、红鞋、红盖头……红色代表着热烈、张扬、欲望、喜庆,在这里,红色成了一种束缚和压迫。而点灯、封灯的过程带给影片更深一层的压抑情绪。让这个外表恢弘气魄的大院变成毫无生气的死宅。
在影片的最初我们看到这个叫颂莲的身着学生装的女子孤零零地拎着一个箱子走进陈家大院,当时的她脸上看着这个偌大的府邸面露不屑,似与其格格不入,就这样颂莲做了陈家的第四房姨太太。
一开始,面对这个豪华大院里的欲望和权利她像个局外人一样,但是经历二姨太的排挤、三姨太的嘲讽和太太的陷害,她开始明白权利的重要,并渐渐地对权利上了瘾,以至于最终陷入欲望的深井,成为大院里又一个疯魔的女人。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幽深封闭的陈家大院是封建制度的隐喻,而那个始终以全景、以背影出现的陈老爷则作为压制一切的权利的符号,在他所遮蔽的画面后景里是一个又一个被压抑、被扭曲的封建女性。最终导致颂莲和其他太太,甚至丫鬟雁儿变化的罪魁祸首就是陈家的老规矩。这是一群被规矩束缚的女人,这也是一群牺牲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女人。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进行了批判,是对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恐怖手段描画。影片具有很强的象征和寓意,对于过去的封建势力灭杀人性和生命的行为,都放到了黑森森笼罩着的封闭的院落。大红灯笼这个中国传统的象征物体,不是代表着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着的人性和权力人物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女性是一直处在被压迫的地位。男尊女卑的思想始终贯穿始终。
END编辑
冯春瑜
排版
冯春瑜
审核梁杭杭
运营
图书馆新媒体运营部
(图片文字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