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多发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成分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结石在我国的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30岁以上的女性尤为多见。在一个单位例行的体检中,年年都有发现胆囊长结石的人,而且以往北方地区胆囊结石多、沿海地区胆管结石多和农村胆囊结石少、城市胆囊结石多的格局也已发生改变。同时,我国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发病比例也已发生明显变化,胆囊结石远远超过胆管结石。这种发病率的攀升和胆囊、胆管结石检成比例的改变,医院普外科或肝胆外科的住院病种亦发生了明显变化,胆囊结石的病人约占到50%左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胆石病(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而且80%以上为胆囊结石,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胆囊结石的预防饮食因素是胆囊结石发病的高危因素,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的食物,对血清胆固醇升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抑制肝脏分泌胆汁酸,使胆汁酸代谢池缩小,与胆囊结石形成有关。老年胆囊结石主要类型是胆固醇混合结石,胆结石的发生饮食成分是重要因素之一,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胆囊结石重要措施,少吃或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奶油和动物内脏,以及水产品中的甲鱼、乌贼鱼、鱿鱼、蟹黄、小虾米、蚬子、蚶肉等。对于已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是预防老年胆结石发生的重要措施。
日常生活中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如做操、跑步、散步等,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此外,注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及肠道感染的发生,积极预防胆道感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老年胆囊结石的预防甚为重要,宜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胆囊结石的治疗
老年人生理与病理的特点: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及结构状态逐渐进入代赏期或失代赏期状态,不仅为胆石的发生而且为胆石病的发病表现及其预后带来了复杂性与诸多的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人胆石病在治疗原则、手术时机及方法均与青壮年胆石病不尽相同(2)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管结石发生率占约10%,而胆管结石容易并发胆管梗阻、黄疸、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增加手术的风险和治疗难度;(3)老年胆囊结石,较易发生胆囊消化道瘘,常见的是胆囊十二指肠瘘,增加胆道感染的机会(4)老年胆囊结石常因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右上腹疼轻微,不重视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治疗,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而诱发癌变。
因此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只要诊断明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持极积的态度,行择期手术治疗。对无症状胆结石采取“拖”的做法不一定可取,因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还可能失去择期手术的机会。所谓静止性结石,并非终生静止永不发作,其中多数患者最终会在某一时期(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出现症状,一旦急性发作,因年老体弱免疫功能差,被迫施行急诊手术,预后常常不好。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胆囊结石的长期存在,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如早期手术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也能预防继发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从而降低胆囊癌的发生率,特别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安全性高的优点。医院建立了老年外科、围手术期治疗进一步完善,注意术中监护以及外科监护室,为老年患者创造更合理和更完善的治疗条件,手术成功率及危重患者治愈率已明显提高,但肝内胆管结石仍有较多问题,有待解决。所以,老年性胆囊结石,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如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者、胆囊萎缩、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胆囊壁出现局限性增厚、胆囊无功能,未雨绸缪,只要全身情况允许,最好进行择期手术的治疗。
剪指(趾)甲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是小事一桩,但对于糖友而言,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严重后果,轻者,引起皮肤破溃、感染,重者,可引起糖尿病足,甚至截肢。所以,正确的修剪指(趾)甲对糖友来说尤为重要。
老李患糖尿病近10年,因疾病和年龄因素,视力不佳,一次剪脚趾甲时,不慎剪破了大拇趾的皮肤,感染引发严重的足溃疡(俗称糖尿病足),愈合困难,医院治疗。临床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那么,如何正确的剪指(趾)甲呢,对于糖友而言,应注意以下小细节:
修剪指(趾)甲前,可用40℃左右的温水洗手、脚,但不能长时间浸泡。因为长时间浸泡,可降低皮肤的防御能力,易引起皮肤感染。同时,过长时间的泡脚会使双脚的血管持续过度扩张,使人体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供血相对减少,有的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胸闷、头晕等症状。所以建议糖尿病病友每次洗脚15分钟到30分钟最为合适。
清洗时,要注意洗干净指(趾)缝,以保证皮肤的清洁。洗后,用浅色吸水性好的软毛巾沾干手、趾及缝间的水份,不能用力擦干,以防止皮肤破损。为什么要用浅色毛巾呢?因为颜色浅,一旦出现皮肤的感染、化脓或者出血,一目了然,便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正确的修剪指(趾)甲的方法是平着横剪,然后用指甲刀上的挫将趾甲两边挫磨光滑,避免粗糙或太尖,以防抓挠时抓破皮肤。
指(趾)甲也不能剪得太短。指(趾)甲剪得太短,易引起嵌甲。早期嵌甲仅仅表现为疼痛嵌甲极易并发甲沟组织感染同情临床上称为甲沟炎,如出现嵌甲,可及时涂沫消炎药,避免修剪此部位,以免局部发生损伤,继发感染。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剪指(趾)甲时,动作要轻,不可剪破皮肤,老年人或视力不佳者,需请他人代剪。也不能和他人共用指甲剪,以防交叉感染。
(文章来源:西安交大第一附院教授石景森)
编辑:沫轩
审稿: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