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大板岩板就用蒙娜丽莎#
「瓷砖」是许多室内设计案件中低调的铺叙基底,或者是空间里视觉的主角。这项看似单薄一片的「瓷砖」建材,背后隐藏的小知识,让层层设计从“内在密度”和“外在表面”一一详细介绍!
一、瓷砖的内在–材质密度
1.陶质砖:密度最低
其中又分为红土及白土胚底,可以透过瓷砖背后/切面内心的颜色判断硬度,一般来说颜色越深代表烧制的时间越久,对应的硬度也越坚硬。由于密度较低,毛细孔较大,所以容易吸水。
※不建议使用在浴室或长时间接触水的地方,但可运用在墙面,外在较干燥之处。
2.石质砖:密度最中等
主原料多用黏土、长石并加入耐冷热的滑石坯体,采以一次快速烧制的方式,胚底呈现暖灰色,其吸水力介于陶质砖及石英中间。
※可用于墙面、地面…等,目前国内一般施釉地砖多属于石质瓷砖。
3.石英砖:密度最高
冷灰色无杂质石英胚底是里面原色最深、密度最高又最坚固,因为要达到1%以下的吸水率,所以生产瓷质瓷砖不能用快速烧制方式,必须采用传统窑炉,因此需要较久的烧制时间。
※可用于墙面、地面…等处。
不同胚土石质与烧制方式会影响瓷砖的吸水率、密度和抗曲强度(瓷砖会因为不同的烧制时间、温度…等原因,产生些微的弯曲,进而影响到铺设瓷砖时的缝隙与地面的平顺度)
二、瓷砖的外在–纹理种类
在了解瓷砖内在成分后,我们从外在纹理种类介绍。
1.木纹砖
木纹砖有着仿木质的色泽以及触感,因内在为石质成分吸水力比木头低,所以可以运用在卫浴、厨房等时常需要接触水的地方。
2.石纹砖
墙面的石纹砖比天然石材毛孔小的优点,不易卡污、方便清理,因为是由经过烧制而成,因此颜色选择较多元且稳定。还可以针对表面质感选择粗糙凿面、质感雾面、光滑抛光面…等。
3.文化石砖
比起天然石材的凿面处理,为了呈现粗犷风格仿文化石砖的价格也较为亲民,在施工和后续保养上更简易,最常运用在营造设计焦点的墙面。
4.薄板瓷砖
随着瓷砖烧制技术的进步,薄板瓷砖的诞生有着不输大理石的表现力,除了价格相较优惠外,表面密度也更细致,更能防止脏污渗入且更好擦拭。
5.花砖
丰富多元的花色图案都可以透过技术转印/烧制在瓷砖表面,与简单素雅的单色瓷砖搭配,便能立即展现空间的设计主题。
6.特殊造型砖
不仅只有矩形瓷砖也有多边形和特殊造型瓷砖,让拼贴铺设上有更多有趣变化,其中再利用跳色的排列方式,能有更多样化的展现方式。
由于瓷砖种类众多,例如:造型、尺寸、花纹…等越来越多样性,加上烧制技术突破,让更多瓷砖有如石材般的耐用度,多元化表现力和密度毛孔较细的特性,不仅让屋主有更多选择,也提供设计师不同组合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