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灸疗文化bull理疗篇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刺激胆囊黏膜,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会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胆结石的温和灸疗法

1

本病可见于“胆胀”“胁痛”“黄疸”“结胸”“癖黄”等病症中。临床表现为胁痛、胁胀、脘腹拒痛、口苦、恶心呕吐、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大便秘结、目黄面黄、小便黄赤等。

2

此病多由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逸过度、外感寒邪等不良因素引起。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附于肝,为中精之府。若肝胆气郁,胆汁瘀滞,日久化热,则见胁痛、肋胀、口苦;湿热蕴结,胆汁外溢皮肤则发为黄疸;热煎胆汁则生砂石。

3

本病主要用疏肝理气、清热泄湿的方法来治疗。艾灸可以舒经活络、行气活血、疏肝利胆,对于本病有很好的疗效。

第一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可取肝腧穴、胆腧穴、太冲穴灸之。

第二日:健脾和胃、调补肝肾。可取中脘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灸之。

第三日: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可取气海穴、光明穴、丘墟穴灸之。

每日加灸胆囊疼痛部位(右边的日月穴、期门穴、梁门穴)、神阙穴。

4

肝腧穴、胆腧穴、太冲穴

5

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光明穴、三阴交穴、丘墟穴、胆囊疼痛部位(右边的日月穴、期门穴、梁门穴)

6

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所灸穴位或患病处,离皮肤2~4厘米距离,进行熏炙,使所灸部位既有温热感,又无灼痛。为确保灸感,施灸者可将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感知受热程度。谨防烫伤。

初灸者,一般每穴灸上10~15分钟,至皮肤稍有红晕。之后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施灸时间。

该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适用于病痛局部灸疗。

7

温和灸以上穴位,身体部每穴25~30分钟,四肢穴位每次灸15~20分钟,每天1~2次。疼痛部位每日灸45~60分钟。

6天为一期,结束后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周期。

8

肝腧穴:用拇指按揉次。

胆腧穴:用拇指按揉次。

太冲穴:用拇指拿捏20~30次。

食疗增效简便方

清炒萝卜

青萝卜克

萝卜洗净切片,用花生油炒熟食用。

理气降气、宽中利胆。

茴香饼

鲜茴香克,面粉与花生油适量

将茴香洗净、切碎,拌入面粉,加水和面,用花生油烙成馅饼。

舒肝利胆、理气和胃降逆。

金钱银花炖瘦肉

金钱草鲜品克或干品80克,金银花鲜品克或干品60克,瘦猪肉1公斤,黄酒2匙

肉洗净切块,草、花用纱布包,冷水浸没,先用武火烧开,加黄酒2匙,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弃药渣,喝汤吃肉,每日2次,分3日服完,肉可蘸酱油佐膳食。

清胆解毒、利胆化石。

玉米须白茅根汤

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

用冷水浸1小时,文火煎煮40分钟,分2次吃枣喝汤。

清热利胆排石。

长按







































中科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白殿病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ichina.net/djwh/30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