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我们灯笼厂制作的灯笼脱销,今年刚开春又有不少客户预定,所以今年我们早打算、早制作,3月中旬便开始生产,提前做好库存,解决年底灯笼销售高峰期供货难题。”
在陵川县附城镇丰西村
景丰灯笼厂生产车间
厂长王江浩正组织村民制作灯笼
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去年,丰西村立着于长远发展,建起了灯笼扶贫车间,广泛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不仅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也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
今年38岁的王艳霞
是丰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由于两个女儿上学
自己又不懂什么技术
只能在家里做做家务、接送孩子
一家人的生活
全靠丈夫一个人外出务工来维持
谈起现在的生活
王艳霞脸上挂满了笑容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也没办法出门打工,自己在家门口的灯笼厂上班,一天能挣七八十元钱,一个月下来,不仅能有近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接送孩子上学。
丰西村位于附城镇3公里处,全村户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口人。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长期以来村民只能以种植玉米、杂粮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支部书记王永安介绍说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面打工,留下的就只剩下妇女、小孩和老弱病残以及贫困户。
为有效解决村里留守人员的就地就业问题,年,丰西村针对村情实际,采用“公司+支部+贫困户”的管理运营模式,多方筹资30余万元,建起了多平方米的景丰灯笼厂。
灯笼厂成立以来
丰西村
不仅积极吸纳村民群众到车间就业
还鼓励
受身体状况影响不便出行的村民
和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自己家中制作灯笼
“建起了灯笼厂,在家就能挣钱,真是太好了。”
韩全山是丰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由于身患肝硬化
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
村里灯笼扶贫车间建起后
韩全山的女儿在车间就业
韩全山自己也帮着老伴在家里做起了灯笼
看着一个个鲜红的灯笼
韩全山心里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自年9月份灯笼厂建成以来,丰西村灯笼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成功打开晋城、高平、泽州、长治等周边地区销售市场,并与新疆、吕梁等地客商达成销售协议。
目前,灯笼厂已制作羊皮灯、枳绒灯两大类十余种型号灯笼3万余盏,18户贫困家庭每月人均增收1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