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艺力量讲述宁德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是由千万个小微故事汇聚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撰写的文章《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指出:“闽东的锦绣河山就是一种光彩。闽东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在宁德,文艺工作者用优秀文艺作品的文艺力量讲述宁德故事,传播闽东之光。

春节将至,走在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古街上,在农家书屋里品读“一路红灯笼领你进村,下党红了”,诗就在眼前的风景里。这是福建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诗作《宁德故事》篇目《下党红了》的开头,短短一行诗,下党这个曾经“五无”的贫困村,“弱鸟先飞、滴水穿石”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浮现在眼前,结尾“在下党天低下来炊烟高了,你想小村与大国有一样的起伏悲欢”,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三进下党”的情景历历在目,在一个小村故事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跃然纸上。

“《宁德诗篇》是新时代对‘闽东之光’的歌颂和赞美,是对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宁德人民的礼赞。”《诗刊》主编李少君说。在《宁德故事》基础上完成的诗集《宁德诗篇》,年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此前,还入选中国作协年第一批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颁《诗刊》脱贫攻坚特别诗歌奖,年1月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正如中国言实出版社社长王昕朋所言:“《宁德诗篇》是展示宁德绿水青山、展示宁德人民精神风貌的一扇窗口。”作为宁德文艺创作的一项重大成果,被誉为“‘闽东之光’诗意呈现”的《宁德诗篇》共篇,用诗歌形式描绘了宁德的锦绣河山、闽东精神、灿烂文化,囊括了上百个传统村落、景区景点和各级非遗项目、文化遗产等,涵盖了戏曲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民间信俗、宗教文化等,这也是目前第一部系统呈现“闽东之光”的诗集。

宁德是诗集《宁德诗篇》作者谢宜兴的家乡。从小在“最美滩涂”霞浦渔村长大的他,对宁德有着独特的感知:“闽东是我老家,各县市区都走过,也较熟悉,年创作期间我走访了9个县市区的十几个乡镇20多个村庄。”

“选题要精,切口要小,立意要新,情感要真,表达要巧。”谢宜兴谈及创作秘诀时介绍,在创作中对海量题材精心取舍,精准锁定最优选项,创新立意,找准独特角度,以现代诗歌手法来表现传统题材,力图呈现诗歌之美。

长诗《弱鸟志》是诗集中最有分量的一篇,由9节短诗组成,呈现闽东波澜壮阔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被誉为“闽东脱贫史诗”。

“山海的交响奏出新的天籁”“这里诞生开闽第一进士。”“这里走出禅宗沩仰宗的开山始祖。”诗人对闽东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进行了诗意巡礼。

“《宁德诗篇》写出了一种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授伍明春认为,这部诗集从地方性意象出发,把诗歌抒情话语和时代主题表达二者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宁德诗篇》出版后,受到了许多宁德老乡的追捧。年1月29日,《宁德诗篇》“回家”,由宁德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国言实出版社、福建省作家协会、宁德市文联等主办的《宁德诗篇》首发暨签售仪式在宁德市举行。

年2月1日,“从《宁德诗篇》谈新时代诗歌”三人谈在线上举办,在《诗刊》直播间向全国直播。随后,《宁德诗篇》作品分享会先后在福建文学院、霞浦等地举行。

《宁德诗篇》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esichina.net/djwh/98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