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重点介绍胆结石发病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
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胆结石和癌症的相关性,其实胆结石同样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有研究显示,胆结石的患者和健康者相比其总体死亡率增高30%,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增高40%,癌症的死亡率增高30%。即使经过年龄、性别、种族、酒精、吸烟、体重指数、腰围以及糖尿病等因素的调整,这种趋势仍存在。在胆结石的患者中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能性比无胆结石的患者高出一倍。由此可见,胆结石应该是积极预防并治疗的疾病。
在胆结石的相关因素中,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即基因相关)两类,而外源性因素是主要原因。
一、导致胆结石相关因素
(一)导致胆结石的外源性因素
相关因素较多,罗列如下:
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
缺乏运动
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食物因素
高卡路里摄入
高碳水化合物摄入
高血糖负荷
低纤维素摄入
高血红素铁(卟啉铁)摄入
引起胆囊肌张力减退的因素
长时间禁食(比如不吃早饭)
快速体重丧失或外科减肥手术
体重循环(体重重复减少和增加)
长时间完全胃肠外营养
脊髓损伤
胃切除
增加肝肠胆红素循环的因素
肝坏死
克隆氏病
肠切除
药物
激素替代治疗
奥曲肽
贝特类降脂药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表中提到的代谢综合征并不是一类专门的疾病,而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包括:向心性肥胖、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其实,分析胆结石的病因,可以看出胆结石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从另一角度来看,胆结石的病因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病因有高度的重叠,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胆结石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要较高的原因了。
保持运动可以减少胆结石的发病率,比较经常运动的人和不经常运动的人,前者胆结石发生的概率为后者的0.75。长时间的禁食,由于胆囊不能排空,导致胆囊黏膜吸收了过多的胆固醇,过多的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酯,聚集在胆囊黏膜及其下方的固有层内,形成结晶,成为结石的核心。快速的体重丧失(如快速的减肥或者减重手术等),比如一周体重降低超过1.5Kg,这类人和正常人相比其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增高30%,并且增加出现胆结石的症状和未来胆囊切除的风险。雌激素能增加肝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孕激素能导致胆囊运动减弱,因此,在怀孕的患者中发生胆结石的概率增高,但令人欣慰的是,60%的孕妇在生产后胆结石会消失。
(二)导致胆结石发生的内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是指相关的基因缺陷导致胆固醇、脂蛋白等出现代谢异常,从而增加了胆结石的发生。相关的基因较多,这里重点介绍一种遗传性疾病,LAPC综合征,即低磷脂相关性胆石症。该病表现为,在40岁之前出现胆结石,并且是同时伴有胆总管和/或肝内胆固醇性结石,而且这部分病人在胆囊切除后容易复发胆道结石。LAPC综合征是由ABCB4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编码肝胆翻转酶,此种酶的异常引起血脂代谢的异常。LAPC综合征较为罕见,那些有胆结石家族史的患者要注意患有该病的可能。
二、胆结石的预防
(一)药物预防
对于一般的人群来说,药物预防的措施是不建议的,这不仅是考虑其成本效益比(相关药物都较贵并且效果不十分显著),而且相关药物都有着一些副作用。这些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他汀类降脂药和选择性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
(二)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预防方法之一。保持理想的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已被证实有预防性的作用。同样,在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也已被证实有明确的预防性作用。规律性的体育运动可以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并减少30%的胆绞痛的发作。运动有效的机制可能涉及到几种代谢途径,比如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减轻高三油酸酯血症,降低胆囊黏膜脂肪酸依赖性的黏蛋白的分泌和增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等。另外,运动可以增加肠蠕动,增加胆囊收缩素依懒性的胆囊运动。
(三)健康饮食
富含纤维素和钙类的食物,可以减少胆汁中如脱氧胆汁酸盐等疏水性胆汁酸的含量。规律性的进食可以减少胆囊胆汁中胆固醇结晶的析出,通过刺激胆囊的运动减轻胆汁的瘀滞。蔬菜、水果、多不饱和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坚果的食用似乎可以预防结石的发生。而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形成。
对于那些保胆取石术后的患者更应该注意胆结石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避免胆结石的复发。要知道,发生胆结石的病因不去除,不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并且不健康的饮食,胆结石的复发将会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葛欣,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普外三科副主任,擅长胆道疾病、腹壁疝及结直肠肛门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