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客户进店如何快速知道湿气程度
问诊是否出现以下症状: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尿频尿急
5.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
6.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7.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8.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9.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10.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11.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2.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说明体内有湿气,症状多说明湿度深。
祛湿方法
1按摩驱寒祛湿法
步骤一:
开穴:用红外线烤灯热烤1—3分钟,然后使用开穴精油进行开穴。
步骤二:
1、扇形展油三遍,在肩颈处来回拉至风府风池,放松大板筋。
2、大拇指重叠推督脉,在腰腹加强三遍。
3、推内外膀胱经三遍。
4、推胆经三遍。
5、肩颊位置加强放松。
6、整个后背由下向上至手臂排毒。
7、在腰肾位置加强,搓至发热。
8、后背放松,结束。
驱寒祛湿按摩护理结束后,请顾客在床上平躺休息几分钟,再喝2杯热糖水舒缓身体。
2艾灸祛湿法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话术:美导可以这么聊
姐,现在的天气比较闷热都喜欢喝冷饮,冰激凌等生冷食物吃太多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湿气会慢慢积累,要少吃生冷的食物。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体内湿气过重,晚上还是不要熬夜,早点睡觉哦。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姐,天凉的时候要注意多添件衣服。
久坐会导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会影响到湿气的排除,湿气没办法排出去,就会累积下来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的问题,尽量多站站,有助于经络疏通。
姐,平时不爱喝酒吧?酒也是湿气比较重的饮品,啤酒烧烤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别忘了酒助“湿邪”,尽量少碰。
我们在家里的时候,多打开窗户,常清洁我们的住所,因为不注意房间的通风,潮气自然加重。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